今天的内容教会你一招,如何快速识别并看透那些表面看起来“光鲜”又“合理”的电商陷阱,比如shua单。这两天关于“shua单”的话题引发了热议,部分同学认为shua单是必然的,理由如下:
1、做电商十个有九个都在刷,你不刷就是找死。
2、标品类目你不刷,你能做起来?
3、不shua单怎么卖货,难道佛系坐等顾客上门?
这些言论对于刚入行不久的同学而言,的确很容易被唬住。再加上这种方法还有一个最大的“特点”,就是简单不费脑,是个人都会做。于是对于一个新入行的同学来讲,可以快速看到访客数字很快上来。最后这种不费脑子的“捷径”让很多人上瘾并摔进坑里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shua单“赚钱”的底层逻辑
请问大家来淘宝开店是为了啥?肯定不是为了shua单吧。大多数人的目标应该这个:赚钱,对吧。
十个电商九个刷,那么shua单就等同于赚钱了,真的是这样吗?很明显,聪明人走到这一步会自己下来想一下,是不是感觉好像哪里不对劲?
既然我们开店的目标是为了赚钱,那我们首先从宏观的角度来想清楚这个问题:在淘宝上开店,最后能够持续赚到钱的店铺的比例到底有多少?如果你暂时回答不上来,我们就按照一个普遍市场规律:二八定律来做一个换算,也就是说一个类目有20%的店铺赚钱,另外80%的店铺是不赚钱的,好吧。
那么shua单就能赚到钱的这个逻辑从何而来呢?咱们就从前面同学谈到的标品为例,用这个类目把shua单就能赚钱的逻辑给大家完整的推演一遍。
shua单的本质是向店铺向淘宝平台要流量,跟竞争者抢流量,并笃定最后那个能赚钱的一定是自己。
为啥呢?假设你是一个卖垃圾袋的新商家,这个类目之前一共有9个卖家,加上新来的你正好10个。你进门后上下一打探:第一名的宝贝月销10万单,第二名月销8万单,第三名月销5万单,接下来,你以拿下第一名头牌的位置开始刷。这顿猛刷背后的逻辑是什么?拆解出来,无非就两点:
1、销量做到第一名,我这个从平台拿到的自然流量也可以让我月销10万单左右,这是后续赚钱逻辑成立的一个根本大前提。
2、我前期shua单的成本,在月销10万单的这销量的支撑下是可以回本的,这里就要引入另外一个坑害了很多掌柜的专用术语:战略性亏损。但可悲的是,99%的店铺只看到亏损,却从未战略过。整个电商运营的过程其实就变成了两个字:du博。正所谓的一将功成万骨枯,把电商经营理解成了一场du局,这就是shua单模式的真实面目。
通过上面的分析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,shua单赚钱这个逻辑要成立,必须同时具备两大要素:你到了那个位置,真的可以卖出去那么多的宝贝。其次,你前期的shua单和亏损的成本可以通过你的宝贝在后面逐步收回来。这里还不谈另外两个不确定的要素:1、平台处罚 2、对手反击。尤其是在大类目,没有几个对手会眼巴巴的望着,让你舒舒服服刷上去,然后把它的流量抢走。
所以,实际上在一些竞争激烈的大类目,标品类目,能够赚到钱的店铺比例别说20%,甚至连5%都不到。到了2021年,在淘宝平台自己的流量都大幅下滑的背景下,TOP10的大卖家自己的流量同比去年都能打个5折、2折的阶段,你再去疯狂shua单,等来的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,而是陷入一个黑暗的沼泽地,而且越陷越深。
对了,shua单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副作用。它跟吸毒很像,一旦上瘾,其它正道的功夫你都无心修炼了。回头一看,最后的大败局原来是自己在一开始就埋入脑中的那个shua单的执念,让人欲罢不能。